•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十三邀第六季

    十三邀第六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21

    主演:许知远,黄灯,鲁白,何多苓,高圆圆,杨扬,宁浩,葛兆光,吕燕,钟叔河,姜逸磊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六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犹如尝试一种新的口味,或者接纳一种新的声音。可能带来新的触感,但态度不变。《十三邀》是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

     长篇影评

     1 ) 访谈大杨扬

    对这期访谈所展示的大杨扬,感受最强的是“开阔”!是的 ,是那种经历过大江大河的开阔,睿智。放下了往事中不甘,不平,不满,不幸…沉淀下的是知事识人的智慧,帮助他人的热情,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的坚定。

    无关胜负只在感受

    运动员的成功转型,我认为大杨扬是最棒的。胜过亚萍,她太sharp,转型后还带着浓浓的胜负决心。大杨扬很不一样,她的大大的笑容,柔韧有力。那才是真正的影响力!

     2 ) 关于杨扬的这一期

    我近几天连着听了好几期十三邀,都很有触动。但是听完杨扬这一期后,特别有感触。一是因为我对她的了解很少,定位就是一个运动员,带着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但是这一期了解下来,觉得特别惊喜;二是因为这一期节目线条清晰,杨扬对每一个主题的表达也特别明确,让我很容易就能捋清楚思路;最后便是对于她说到的很多事情,我觉得很认同。

    节目里首先聊到了她在赛场上的策略。她谈到自己研究对手,研究裁判吹哨的节奏,然后调整自己的应对措施,并且强调策略的重要性。这让我感到她拿中国第一个冬奥会冠军真的是实至名归。我很少参加体育竞赛,但我现在也算是个体育爱好者吧,也经常感到体育运动是个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她谈到自己比赛是的各种策略,让我联想到自己攀岩的经历。我很喜欢攀岩,但是我长得很矮小,臂长和身高比例也一般。对于稍微有难度的路线,多数时候我不能照搬其他比我高的人的做法,而得自己摸索出一些符合我自身条件的动作。身子如何摆,腿抬到哪里,手指抓点的哪个部位,脚点怎么踩,都很讲究。我常常戏称自己这一套叫“工程式攀岩”,稍微有点偏差,便会重心不稳掉下来。但是整个开动脑筋,把看似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也让我十分享受。因而我对杨扬在节目最后谈到的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深有共鸣。她说目前国内,体育还基本上只是被看作一个强身健体的东西,但是体育能带给人的却远不如此。她提到一定要引入竞赛,让人真正领略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我还想说,体育需要思考,需要行动力,需要坚持,和挑战心理的极限。但还可以带给人一种十分纯粹的快乐。有心理学研究表示当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沉浸其中的专注所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我觉得进行体育运动是一条体验这种快乐的捷径。

    杨扬还谈到了她对于比赛中遇到不公判罚的处理。她认为有时候这样的不公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由于刻板印象造成的。她又进一步说明这种刻板印象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他人的不了解。因此,她便在之后的比赛过程中主动与裁判沟通,平时遇到他们也会微笑和打招呼。我在YouTube看到一条评论,大意是杨扬的“思维很西化”,并且特别“会来事”。我更觉得杨扬很聪明,能力很强。诚然,中国人的传统教育是偏内敛的,而国外,尤其是美国,强调教人外放。但我觉得,有效沟通并不应该被判断为西化或中化,这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能帮助个体的成功,更能促使群体更高效快捷的完成某些目标,并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最后,节目有给到现役退役运动员分享会的一些镜头。期间杨扬对大家说,她感到如果成长是一个被外界逼迫的过程,这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如果是自内而外的想要改变,这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我们青少年时期,大概都有过”一夜长大“的经历,也许是因为某些重要事件的失败,因为由学校走入社会,因为亲人的离世,或是与爱人的分开。这些都更像是被迫的成长,常常伴随着眼泪。但是过去十年我独自在外,更多的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主动成长的机会。当我意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我可以主动的去学习;当我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感兴趣,我可以写proposals来申请资金进一步的研究;当我意识到自己饮食结构不甚平衡,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健康状况,我便会花时间为自己准备健康好吃的一日三餐。我也常常偷懒,但是我深知,一切努力的益处都是我自己在收获,而偷懒放弃的代价,也须由我自己支付。

    节目里播了一些现役或者刚退役的运动员感到很迷茫,感到自己除了运动什么也不会。我真的很想对那些小姐姐说,运动员们所具有的毅力,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是我辈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一旦她们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她们肯定可以做的比其他人都出色。

     3 ) 何多苓:消极的力量

    许知远也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将何多苓浪漫化了。确实,整个采访下来,何多苓呈现的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我是一个非常消极的人,没有争取过任何事情。但1973年有一颗彗星进入太阳系,它被我看见了。我觉得后来发生的一切都与它有关。”文革、停止高考、知青下乡,这些苦难是何多苓意外的财富。乡村的一切事物不但没让他感受到痛苦,还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与惊奇。我能想象到在1973年的夏天,知青们因为远离书本与知识,日日劳作而苦不堪言,但其中有一个年轻人,穿梭在摇曳的松涛之中,松弛、漫不经心,他不经意地抬头,望见了天上的彗星。

    许知远一直在纠结“轻”和“重”的相对关系,他坚信何多苓表现出来的“轻”背后必定有极“重”之处。

    但或许这就是松弛的力量、消极的力量。无所谓命运的顺遂与否,不迎合时代的需求,只是跟从自己的内心做事。“画画”本事即是目的。

    抛去外在的、功利的因素,专注于事情本身,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对于大部人来说却是难度极高的。现代人目的明确,焦虑拉满,很难保持这种松弛。尽管不乏“躺平”、“摆烂”等消极的声音,但这种消极意味着放弃,是预见的目的实现的不可能性后选择的放弃。何多苓的消极与这种消极不同,他从未追求过,便也毫无放弃这一说。消极的是外在,他不愿对世俗的功名利禄产生欲望;积极的是内在,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心意,从而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时间的私有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项飚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在一个巨大的主流叙事里找的属于自己的位置。我想我们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中心或边缘,但都不能忘记看天上的彗星。

     4 )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葛兆光观看笔记

    自然灾害要比人祸好对付得多(节目开始不久的这一句,歪打正着,放在目前的情势下,真是太让人唏嘘了。此时,葛老师也被封控在上海家中将近一个月了,据他自己说,只能翻看以前去美国、日本和欧洲瞎逛的照片,假装在旅行——摘录者按)。 任何预言对于我们搞历史的人来说,都不大靠得住。 形势比人强,思想总是无力的。我们能做的是把它往远处推一下,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坐标里去看。 过去太多人强调中国和日本,好像同文同种,一衣带水。其实我觉得,现在更应该强调的是中国和日本它有什么结构性差异,导致了后来的路径不同。如果你太多的强调一样,你没法解释中国和日本为什么在后来现代化的道路,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日本呢,它跟中国的差异其实并不来自于思想的差异,而是来自它背后语境,也就是政治和社会的差异性决定了思想的不同。所以我们一直就讲思想史并不完全是只是单纯的就思想谈思想,它实际上是背后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特别大。 宋代以前基本上知识分子是认为说要得君行道,然后我们把我们的理想实现出来,可是到了王阳明就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叫做“觉民行道”。 警惕后见之明。很多原本简单的道理,没有那么玄乎,后来人总把它们越讲越深刻,加上了很多自己的体会,甚至完全离题,和现实离了八丈远。 朱熹:“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盛世是平庸的,因为才学都用在写诗歌上头,没有那个吃过苦,没有流放过,没有产生危机感,没有一个思想深刻的,嗯所以我还特意在前面写方法论的时候,写了一段叫做“无画处有画”。 我们能不能写一个没有思想的思想史?所谓‘没有思想’是说,没有精英的思想,没有特别天才的思想,关注的是下层民众。我写思想史时,心中有一个搏斗的目标——那些具有笼罩性的思维定式和陈词滥调。 我们说跟大学生讲历史,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就是跟大学生脑袋里面(灌输)的历史搏斗。 你说我们心里面有没有什么阴影啊(上山下乡),这肯定有。但是有些事情你得过去了,别一天到晚本事难受。过去有什么好,我们是因为现在你可以面对了。他老讲他这个怎么苦呢,那苦难就变成一个勋章,挂在你的胸口上。反正我不太愿意回来(下乡的地方),是这道理。所以我不觉得,苦难都是正面的。有些人也曾经在苦水里面泡过,也许他会反过来想,你们都应该受一受那样的苦,那怎么办? 什么是爱国主义?一种是走向民族主义或者孤立主义的爱国主义,一种是对国家负责任的爱国主义,你让这个国家更好,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这个是一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的话,单纯的去抽离出来去谈爱国主义,它就变成会走向是非常狭隘的民族主义。可是过去因为没有分清楚区别,听不得人家批评你这个国家,听不得人任何的非议,但是你总得听人家是不是善意的,是不是真的为你好,对不对? 思想史跟知识史是不一样的,知识是可以进化的,他在不断的积累积累积累就上升了,对不对?可是思想是有时候是不断的重复,有时候想想,其实是蛮悲哀的。 国内历史书写从长时间自己想象自己,到西方的他者目光,再到第三个阶段,自周边国家去打量细部。 你如果把那些地方(周围其他民族)说成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其实是对那些地方不尊重。自古以来……可能反而是成见,要跳出立场框架,将历史放之于更大的背景之下。学着用对方的眼睛进行反观,树立全球眼光,以大家都能接受的价值观与历史认识方式去书写历史、讲述历史。 抗战激起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让一代人习惯用中国的史料、立场和逻辑去看问题。我们都不否认中国有特殊性,但你要不要共享一些普遍价值,比如说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现存的国际秩序,你是融入,还是另起炉灶?你认为你的特殊性是地方性文化,还是普世性文明?过于强调特殊性,就没有一体,只有多元。 我们传统的历史书写是不融于现代史学的,第一是常把中原王朝当作叙述的主线,第二是围绕政治,也就是王朝的更替、君臣的事迹,第三它基本上是以精英人物为主的,不涉及社会底层。 1895~1925年这个是作为转型时代嗯出现了很多新东西,我们仍然认为是从1895以后到1898,戊戌变法,中国已经出现三个路上了:第一个就是按照英美这样的人,我想第二个就是社会主义,还有一个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不仅包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包含了一个拯救自强的这么一个,其实这三个方向哪一个方向强一点。就出现一个事件有五四,就是这样开始是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但是很快,转让新文化运动。到了一九二几年,中国文化大讨论保守主义、传统主义或者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比这个跟自由主义的辩论?但到了1930年代那就是社会主义来了,其实就这三个东西在那不断的交错着。 问:新一代的这些哲学家,你怎么看呢他们的研究? 答:他们做的题目都很小,太碎了。他们不太关怀中国说跟大的政治命运有什么关系,好像他们只是一个专业,一个技术。我都不跟他们谈起来,这个很有意思。他们会批评我们,你选那么大的书干什么样,你写了那么大的宏观的问题能解决吗?有时候我想,就是说我们还把研究学术不仅当做一种就是我们的好像整个生命都在里面,同时我们非常自觉的说,我们做这个题目它到底能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批评的意义…… 历史学家是诊断病源的医生,不是开刀动手术,不开处方的医生,我们是给你诊断病人,你(政治家)听不听由你。

     5 ) 笔记

    特别版刘擎 远方的暴政,需要全球性视角看世界。 早慧代替不了阅历。 中国文化最高的精华是美美与共,各美其美。而现在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是过时的西方思想。 斗则两伤,合则两利。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会被滥用。前者是放纵了,后者是压迫。 现实主义乌托邦是有实践可行性的。 概念魔术。 分类评级无孔不入。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但过度反省的人生是过不下去的。深度的哲学思考未必得到更好的解答,但是你是作为一个更充分意义上的人在生活,精神性。 书: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但丁、培根、康德、笛卡尔、黑格尔、约翰穆勒、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维特根斯坦、加缪、阿伦特、马雅可夫斯基、贺敬之、《文化:中国与世界》、伽达默尔、马克里拉、刘瑜、《论自由》、《政治自由主义》 影:《大浪淘沙》、《中国不高兴》 音:德沃夏克《自新大陆》、陆庆松 1、黄灯 2、鲁白 3、何多苓 展示悲观又给人以力量 时间的私有化 创造力的本质是无中生有 自洽与放松 4、高圆圆 5、扬扬 6、宁浩 7、葛兆光 中国和日本的结构性差异:1.中国人认为合法性要以德配之,日本没有。2.日本天皇没有绝对权力,封建制。中国郡县制,书同文等,所以总是颠覆。3.中国政治管理从上到下,下遵从上,破四旧都破。所以日本能保留文化。4.日本王权与神佛平行。中国垂直,政府管僧侣等人。 书:《明儒学案》 8、吕燕 9、钟叔河 万不可以自己的学问做职业。 书:走向世界丛书、何其芳《预言》 10、papi酱 搞笑(周星驰)、可笑(生活)、好笑(有设计的喜剧) 你的观点是谁的观点,你的思考是谁的思考

     6 ) 豆瓣9.2,开年第一部高分国综,最不该错过它

    最近,一档国产访谈节目低调回归了。

    刚一上线,就在豆瓣获得9.2的评分,口碑十分强硬。

    从2016年开始,这档节目保持着每年出一季的频率,季季都好评如潮。

    我敢说,它绝对是开年最不该错过的国产节目,没有之一——十三邀 第六季

    这是一档由许知远主持的人物访谈节目,迄今已推出六季。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摒弃了客观、中立的原则,带着许知远个人的“偏见”出发,来采访每一期的嘉宾,讨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正如节目的slogan所言: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可以说,绝对的真实和赤裸,奠定了这档节目的基调。

    《十三邀》采访过许多我们熟悉的演员和导演,比如李安、张艺谋、陈冲、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等。

    此外,它也曾采访过一些备受争议的公众人物和网络红人,比如罗翔、李诞、罗振宇等等。

    在新出的第六季里,节目组的选题更加接地气。

    比如在第一期里,就采访了一名作家兼大学语文老师黄灯,以及她笔下的“二本学生”。

    通过70后的黄灯,以及她执教过的80、90后学生,窥见中国教育的变化过程,以及时代在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上留下的烙印。

    黄灯是70年代生的湖南人,1992年考入岳阳大学文秘专业,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一家印染厂工作。

    她是那个年代最早一批下岗的人,但她不甘于自己所处的生活处境,仍然对知识和校园充满向往。

    于是他开始拾起书本、专心复习考研。

    黄灯于1999年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又在2002年考上了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

    随后,她开始在广东的某高校任院长,其后又转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做了一名普通教师。

    在她从事教学工作期间,黄灯不但自己写作,她还创办了一间写作工坊。

    这里的学生没有学分,老师没有报酬,大家都通过写作这种渠道来表达对世界的认知,抒发自己的情感。

    黄灯之所以让学生坚持写作,既是为了了解学生,更是为了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

    因为她发现很多孩子在回答问题时,高中那套程式化、模式化的语言不经意间就出来了。

    于是她鼓励学生用最真实、细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曾经有一名来自重点班级,但高考失利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成绩好的‘源头活水’让老师放心,但我们这些‘工业废水’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一名家庭贫困,父母在外务工,但却申请奖学金失败的学生,在文中写道:

    “很久没有写作了,没想到再次提笔时却是自己的心情糟糕得不能再糟的时候。我没有心情去体会风的呼啸,只能用呼啸的风来写自己的心情。

    阵阵凄厉的风声,不正是自己此时内心的哀鸣吗?”

    还有一名家庭情况特殊的女生,在《我的亲人,是2800元买来的越南新娘》文中写道:

    “我总在想,26年前

    如果她没有被拐卖,

    如果她逃离了那个农场,

    如果她嫁给了一个家境稍微好些的男人,

    如果她笨一点,软弱一点……

    那么,她的生活会不会比现在好一些?

    而我,能不能弥补她这么多年的艰辛?”

    工业废水、哀鸣、拐卖……这些字眼深刻地刺痛了黄灯的内心,让她深受震撼,也让她坚定了让学生写作的决心。

    这些年来,通过收集批阅学生作文的经历,让黄灯成为了一个对当代大学生、年轻人和教育方式了解得十分通透的人。

    她在学生作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

    这是一本充满血与泪的书——

    既有那些二本学生残酷的血泪,也有黄灯在写作时被深深伤害、无能为力的血泪。

    高考是当今社会最公平的一场选拔,但与此同时也是一座独木桥。

    而这也决定了无论再怎么努力,每年一定会有人挤不过这座桥。

    据统计,2020年高考人数约1071万人,一本院校共录取195万人,二本和专科类院校共录取771万人

    和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鲜明对比,“二本院校”这个特殊身份的学生,折射了中国最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而他们的命运,也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在这档节目中,也为我们呈现了几个二本学生真实的生活处境。

    伟福,一个九零年出生的男孩。

    他从二本学校毕业之后就留在广州龙洞工作,成为了一名保险经理。

    纵使他离家很近,但由于父亲不在家中,几位兄弟间的感情也比较淡漠。

    每逢过节,他都没有很强烈的回家的愿望。

    作为一个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男人,他谈恋爱的想法也不强烈。

    他每天最开心的是,就是忙了一天之后,进入城中村里自己租住的小窝里面。

    他把这个房租仅几百元、四周环境无序、混乱的屋子,装饰成了自己喜欢和舒适的模样。

    在这间出租房里,他并没有发生过特别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生活就这么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用伟福的话来说,他已经习惯了每天下班后面对四面空墙的生活,也没有过多的奢求和愿望。

    一颗装扮房屋和点亮生活的心,是他毕业之后能抓住的唯一确定的东西。

    另一个年纪更大的男孩宇鑫,出生在粤西北的一个普通山村。

    毕业后他遵照自己的理想,进了一家社工机构。尽管收入极低,他还是坚持了三年。

    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老师曾竭力推荐他进入珠三角一个小城市的公安局。

    但工作了不到十天,宇鑫就断然辞职,继续回到了社工组织。

    毕业八年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担子,终于压在了这个男人的肩头,生活已经不受他的控制。

    而他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够安居乐业,并在此基础上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

    这个看似普通的愿望,在残酷现实的面前,对于宇鑫来说却显得遥不可及。

    伟福和宇鑫是黄灯执教过的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学生,也是“二本学生”这个标签下的一个缩影。

    而他们身上的一些特征,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在这几十年间所发生的一些变化。

    70后生的黄灯回忆,在她的那个年代,大学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他们普遍自信张扬,关心国家大事,也会努力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到了她执教之后,却发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的改变,对新一代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年轻人普遍成为了充满塑料和电子产品气味的空心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

    他们也不再追求异性,会觉得没资格、充满自卑感,也会考虑很多结果。

    二三十年过去,被遗弃感和缺乏意义感,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教育环境的变化也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以黄灯为代表的70后,在那个大学生并不多,学历含金量高的年代。

    只要努力读书获得文凭,就能改变自己甚至好几代人的命运。

    尔后黄灯执教的06级入校的学生,几乎不愁工作。

    他们不用担心留不下广州,也不用过多焦虑房子的问题。

    到了15年入校的这一代学生,身上背负的压力明显成指数级增长。

    他们既要担心工作和前途,也要为日渐升高的房价担忧。

    黄灯的书籍出版之后,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甚至有的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毅然选择成为黄灯的学生。

    但与此同时,她也遭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争议。

    有的人问她,既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能不能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在沉重的现实面前,黄灯只能缄默。

    而这个宏大的问题,就只能留给每一个人去回答了。

    截至目前,《十三邀》第六季只播出了这一期。

    和多数国产综艺节目追逐流量、比拼剧本的路数不同,它选择关照我们的现实生活,抛出一个个赤裸且带有“偏见”的问题,打开了新的新世界,并让观众自己去寻找答案。

    正如节目制片人所说:“我们提供观念本身,观念之间的交锋,观念生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提供也不判断观点的对错。”

    这种叛逆又大胆的良心节目,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

    *本文作者:阿怪

     7 ) 高圆圆#秘密人生里的不甘

    两天前收到朋友发来高圆圆这一期预告,蛮期待~

    采访的开头,最爱的科恩叔《In my secret life》旋律响起,他们分享对自己重要的歌曲~

    第一首就聊起了老狼这张《恋恋风尘》(最近刚入手,喜欢得不得了),我也觉得封面不好看但里面手绘的歌词实在是可爱~在昨天刚❤️了《来自我心》

    许老师和高圆圆谈到了“假如年轻时自己选择出走一个城市选择换一种更放肆的方式,窘境里可能会激发出来有可能的很多状态”,“其实我很大的后悔是没有更年轻的时候去真正地生活”

    突然觉得自己蛮幸运,能够有勇气在现在这个年纪离开熟悉的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选择这样一种方式,真正地生活。

    “早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好像人一生都要在学习怎么慢慢地分开,原来这么亲密的,慢慢地分开的过程”

    “我没有很才华的地方,我对自己认识得更透彻一点,也许是一条捷径。”

    “保持审慎,笃定内省,保持清醒”这个问题困扰着束缚着许老师也困扰过我,“很多时候自由的状态才是一个通向你渴望方向的那种可能性。”“教育给了我们束缚,知识分子容易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其实无所谓的,羡慕可以随风飘荡的自在劲儿的人”

    我明显感到现在已经让自己自如地放开了

    “自我审视多于投入”(此处许老师问了为什么,视频里没有下文了,还是等出书吧~)#十三邀#

     8 ) 《十三邀》:从群嘲访谈到文化节目顶流

    从2016年5月首播到现在,《十三邀》已更新到第六季,虽然每次都会迟到,但没有缺席。它的片头曲和旁白依旧好听,广告插入自然巧妙,主持人许知远还是一头卷发,穿着长袖白衬衫和紧身牛仔裤,没什么变化,单是胖了些。

    相比其他文化访谈节目,《十三邀》在内容选题上与《圆桌派》趣味相近,话题偏向于人文社科类,邀请的嘉宾集中在文艺界和商界,上一季圆桌请了尹烨聊生命科学,这季十三邀采访鲁白关于神经科学,只不过圆桌攒一群人把话题聊透,十三邀则是由一个人提出许多问题。

    在节目构成上,《十三邀》与《奇遇人生》、《仅三天可见》属于同类项。从采访风格来看,许知远和柴静一样,都是看情况发挥的感性型记者。

    第一季《十三邀》以许知远的尬聊出圈,作为主持人不占主导地位,比嘉宾还感到不自在,于是变成被审视的客体。中年精英知识分子的不合时宜与自以为是一起袒露在公众面前,掀起了一波群嘲的狂欢。

    六季走来,许知远的采访水平是否提高未知,但观众的接受度明显宽容了。对采访时短暂的冷场不再焦虑,对主持人的外貌不再攻击,转而变成了赞美和欣赏。

    当许知远与同频的人聊天时,像采访项飙、罗翔、唐诺、黄灯等人,这些学者一方面提供了当代语境下思考问题的新颖角度,一方面又流露出现实受限的无力感,刚好与他合拍,因此整个访谈非常流畅。

    当许知远与同频不同向的人聊天时,比如马东、罗振宇,他们共贴着文化和商业双重标签,拥抱市场的姿态有深有浅,互相伤害又互相理解,呈现出一场各自为阵的唇枪舌战。

    如果嘉宾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历经沧桑睿智通透,像历史学家许倬云、画家何多苓、导演赖声川,许知远通常会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一说一的专业见解,让观众有种获得感。

    如果嘉宾是演艺圈人士,他们频繁被采,其实很难呈现出新意来。所以,《十三邀》张艺谋那期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工作状态,因为本人不多话;毕赣那期是去贵州凯里转了一圈,边走边回忆;贾樟柯那期没谈现实主义,谈到了宇宙科幻;姜文特别能说,就坐窗边聊了一整期。

    当然也有一无所获的时候。采访冯小刚时,双方明显兴致不高;五条人那期,仁科的散漫让许知远感到莫名烦躁;采访木村拓哉、黑木瞳,也许是他们太客气了,也许是语言沟通障碍,整期节目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有时看《十三邀》的弹幕,发现有的观众有一条嘉宾鄙视链。在最底层的是演员,尤其是女演员。其实她们优秀又善良,经常在许知远忘词的时候主动接话解围,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意识。

    最新一期嘉宾是高圆圆。简而言之,看完这期,你会觉得:“真正的圆圆比她的角色更有魅力。”

    四十而不惑。在表演方面,她曾经怀着成为朱丽叶·比诺什那种演员的梦想,但拍《南京,南京》时,即使每天特别用功地沉浸在《魏特琳日记》里,她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她承认自己天赋有限,沮丧之后继续努力,结果还是做不到。

    当高圆圆说自己有一段时间讨厌别人关注她的容貌,后来她克服了虚荣和伤害时,弹幕上飘过一句:别矫情,除了容貌你真没什么别的。关于外貌、演技、生活,她的表达清醒有内涵,但是仍有很多人停留在美女的刻板印象上。

    高圆圆希望自己放肆一点,可她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她31岁去香港拍《单身男女》,心想如果自己20岁来到这座城市求学求职,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这也让出身背景相似的许知远很赞同:莽撞、窘境中会激发出我们更多的可能性,我心里很大的遗憾,就是更年轻的时候没有去真正地生活。

    在该投入的时候选择了审视,在该释放的年纪自我压抑,后来感叹青春里满是白月光和遗憾。

    什么是真正地去生活?是变色龙似的扎进世俗现实里,忘记书本文字的禁锢?还是挑战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一败涂地后经历痛苦和成长?

    没有答案。

    但起码在《十三邀》里,可以看到相似的焦灼和困惑以及没有放弃寻问的努力。

     短评

    黄灯这一集的社会意义能顶好几集,呈现了许多现实中的普通人状态,每一分钟都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可惜时长还是短了些,有些敏感问题看起来是不好详细谈,赶紧去读《我的二本学生》吧。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课堂上曾想考北电的男生坦言生长在城市有房子所以有安全感,爆粗怒批土地红利不创造价值,房价几年就翻几番,这确实让自己都有点…许知远下意识插话:罪恶感?男生连忙否认:不是罪恶感,这玩意儿你说我一个人能承担吗?可见,许知远包括黄灯仍然是少有的带有知识分子使命感的人,而大多数人意识到了社会问题但不会归咎于自己,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启蒙者的位置。其实我所拥有的一切也是运气使然,我时刻有挥之不去的罪恶感,而心理承受不住,只能逃避到同温层。

    5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给第一期五星,从中段哭到结束

    9分钟前
    • 楚雨蕁
    • 力荐

    刚刚看了黄灯老师的这一期,很喜欢, 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她在讲述的时候眼睛里有光,做她的学生是件幸福的事情吧!节目涉及了很多重要的话题:留守儿童,教育,成长,大学,写作...

    12分钟前
    • 面条超人
    • 推荐

    是这样的,像我这样的人,能读到现在,是一个很小概率发生的事情,初中的大部分同学,大都早早步入了社会,有的在做厨师,有的在修车,有的赋闲在家,有的甚至还在蹲监狱。事实上,苦难离我很近,而生活的幸福对我来说是一种遥远的幻觉,我很庆幸,能够如黄灯老师所言,在生命的某一刻,领悟到读书才是阶级跃迁的唯一出路。我们这一辈,还没有被历史所书写,被文字所发现,但我们的感受是如此真实,我们的分离是如此痛苦,我们的孤独是如此深刻,我们的生存路径是如此的单调。所以我们值得被书写,被发现,黄灯老师告诉我们,要用书写去对抗生活的沉沦,觉察世界的参差,思考命运的起伏,但很多时候,书写仅仅只是书写,它改变不了什么。我们普遍地生活在一种无力感当中,时时刻刻在被裹挟着前进,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祈求眼下的苟且与安乐。

    13分钟前
    • 三仛
    • 推荐

    这一季的第一集可以看出,其实老许的语言体系是很难切入到现实主义中的,注定是个很难链接的对话,更多的像是倾听受访者的声音,相比于在理想国度去不断发问,在现实题材中用智识去寻求答案反而显得尤为艰难且无力。

    17分钟前
    • 菲林
    • 推荐

    第六集首期基本上是系列最爱了。以往的节目是透过许知远与嘉宾的交谈与碰撞,去展露珍贵的经历、阅历和真知灼见,这一期已经超越了常规访谈的层次,完全可以视为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了。它不仅描摹出了黄灯这样独善其人进而兼济天下的老师形象,点出了理想主义者唯有贴近现实、关注具体的人才足以绽放光芒;同时它也以黄灯收集的学生作文为线索,去触达每个人正在经历的生活,以及更广泛的教育问题与现代年轻人的生存困境。黄灯,是真如明灯般的良善之人。她对大学生的描述是:“空心人,带着塑料味和电子产品的气味”,一针见血。许知远的访谈节目俨然自成一格了,希望能一直做下去。

    18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走了六年的路,许知远越来越知道《十三邀》做不成一本实用的「答案」书。所以只好去做一本被现代人贴上各种现代性标签的「问题」书:只负责提出问题,而不负责提供答案。毕竟,所谓「问题」颠来倒去,无非「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那么几个,而所谓「答案」是五花八门的,甚至千奇百怪的——但,很多时候,知「食」分子抛出的问题越宏大,得到的答案越具体,越唯一。一个模糊不清的边界在于,我们不知该把这个节目定义为一部以知识生产为内容的「广告」片,还是把它归为一档以卖书带货为主的「脱口」秀。从第一期来看,作家老师们像是在说:喝这个吧,你看,所谓「二本学生」也可以从「工业废水」变成《诗人》和「知食」分子。让知识带领一个人脱离「应试教育」秩序很容易,但引导一个人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切实构建起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谈何容易。

    21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十三邀第六季了,就没有人想听听许知远的故事吗?你看,他开始准备讨论一些了

    24分钟前
    • 林展
    • 力荐

    十三邀基本上越做越好了,真是难以想象,与现实同频共振与大众相抵共情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第一集“黄灯”就看得我百感交集。许知远大概是在以一种他自己也无意识的状态,留守住了当代中国主流新媒体唯一的一块“思想的绿洲”。

    25分钟前
    • 楚门
    • 力荐

    钟书河这期 真的看到暴哭 太动人了 即便费劲心力才从泥沼深渊中存活下来 依然向往未来 深信一点点火炬就可以传递下去 在漫长的时光里 人这一生算什么 又何谈挫败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样纯粹、磅礴、又清醒的生命力更动人的东西

    30分钟前
    • 黑牙刷藍毛衣
    • 力荐

    凭第一期的选题就可以打五星。

    33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书生气在生命科学的大拿面前就变成了一关心生死二是绝对敬佩了,窦文涛是,许知远亦如是

    38分钟前
    • 青春只有钱能买
    • 力荐

    这节目上过很多大神,大都是感觉他们很厉害,但黄灯是让我喜欢的,感觉她的温度可以熨帖内心,想去跟她说点事情。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底层生活,只有升学找工作的人大概很难理解这种普遍性的失落从何而来,我们又失去了什么。之前看和刘擎的番外篇,怀疑我们所做的坚持是不是只停留在行动而缺乏更深的探索,也许向内沉淀才是更好的出路;但其实和有质量的人相处也是一件乐事,这种质量倒不是说条件有多好,,更多的是一种本真。许知远好像也变得更加关注众生了,生活就是这样,成天那么严肃,会累。

    43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被“工业废水”四个字狠狠击中……

    47分钟前
    • 连翘
    • 推荐

    或精进 或退守,唯有对自我的掌控,才能赋予生活以安定感。在这个单项度的社会,以前那个暧昧的多样性被牺牲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太焦虑了,丢掉了中国传统的智慧,太争斗了,需要一场文艺复兴,重新树立思想的尊严。

    4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我对于许知远作为一个明明在他各种著作里表现出强烈的反时代意识的并且带着明显旧时代风度的知识分子感到了震撼和欣喜,在如此一个时代之下竟仍旧在坚持不懈的,独具匠心的处理着这个时代的问题。他貌似在之后也不再取巧性的去向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求解,而是落入一道道泥泞之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询问着,探索着。

    52分钟前
    • yiyi
    • 力荐

    刚看十三邀,内心受到震动继而全身发麻,在无序混乱的城中村中有个年轻人在追求秩序的美

    53分钟前
    • 世界呢分钟
    • 力荐

    好看是好看,但总感觉许知远就像是一个冰箱空了的人,从始至终提着同一个篮子的菜,去换各种东西回来。有时候换来的菜好一些,有时候什么都换不回来。不变的还是他自己:抱着一份早已形成、无法改变的偏见,把开放性、可能性挂在嘴边,却怎么都做不到。

    56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书还是要读的,笑还是要笑的,让我们死是万万不会去死的”

    60分钟前
    • 挂甲人
    • 力荐

    黄灯真的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她在这个被社达思想荼毒的时代中重新唤起了一个悲悯的视角,让我们看见并能够体认到这份弥漫在社会中但常常被莫名其妙遮蔽的巨大的沉重感。也提醒我们去反思自己所处位置的正当性。“该如何面对他人的不幸?”这是不能逃避的问题

    1小时前
    • Shoreline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