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密战2017

    密战2017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大陆2017

    主演:郭富城,赵丽颖,张翰,任达华,张蓝心,朱一龙,于晓光,刘玥心,奚美娟,寇振海,由立平,安亚平,孙耀威,曹操,李滨,涂黎曼,艾如 

    导演:钟少雄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版

      极限特工

    • HD国语

      战心时刻

    • 文豪野犬 剧场版:DEAD APPLE

    • 更新TC

      维和防暴队

    • HD中字

      制暴2024

    • 正片

      寒鸦

    • HD中字

      彷徨之刃

    • HD国语+粤语

      快餐车

     剧照

    密战2017 剧照 NO.1密战2017 剧照 NO.2密战2017 剧照 NO.3密战2017 剧照 NO.4密战2017 剧照 NO.5密战2017 剧照 NO.6密战2017 剧照 NO.16密战2017 剧照 NO.17密战2017 剧照 NO.18密战2017 剧照 NO.19密战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地下工作者林翔(郭富城 饰)受命来到危机四伏的上海,重建惨遭敌人破坏的地下抗日战线。在这里他遇到单纯却很有正义感的兰芳(赵丽颖 饰),这对临时组成的“地下党夫妇”将在战火纷飞中,携手与日本侵略者及伪政府特务展开惊险刺激的生死较量……

     长篇影评

     1 ) 有人在寻找汤兰兰,有人却在捍卫媒体人的良知

    这几天,《澎湃新闻》记者吃人血馒头的行为引发了网友众怒。

    1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王乐写的一篇名为《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的新闻迅速蹿红网络,阅读量高达几百万。

    取这样一个标题,搞得好像罪魁祸首是汤兰兰一样。

    这篇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读者:汤兰兰诬陷了全家人。

    反观《华盛顿邮报》,我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媒体人!

    我们先聊聊电影,再回过头说《澎湃新闻》的事件。

    《华盛顿邮报》不久前已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由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由汤姆·汉克斯和“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其中汤姆·汉克斯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1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电影讲述的是历史真实事件:五角大楼文件事件。

    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战争,美国社会的反越战行动一直在发展壮大,各大城市都爆发了反战游行示威。

    1965年,国防部长就知道美国赢不了越南战争,然而,美国总统选择了欺骗国会和百姓。

    70%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美国战败的羞耻,他们明知道赢不了,还让士兵去送死。

    可问题在于,国会和百姓都被蒙在鼓里。

    但是,艾尔斯伯格、《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充满良知的媒体人站了出来。

    艾尔斯伯格原本是五角大楼的员工,担任助理国防部长的特别助理。

    在一次去越南的实地考察之后,他彻底改变了对战争的一贯看法。

    他开始发表反战言论,以及说服国会反战派议员向尼克松政府挑战,以早日结束越战。

    但是艾尔斯伯格接连受挫,因为这些议员根本不可能用政治前途作赌注。

    艾尔斯伯格尝试过了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让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结果遭遇了失败,因此不得不采取了激进的做法。

    于是,他向《纽约时报》泄露了国家机密文件——国防部长的研究报告。

    1971年6月13日,《纽约时报》发布了《越南档案:五角大楼的研究追溯,30年来美国如何越陷越深》的新闻。

    新闻表示,美国政府在越战初期就采取蒙蔽、欺骗公众的行径以获取人们对越战的支持,以后这些手段更是成了政府的家常便饭。

    这篇新闻只是几千页的研究报告中的一部分,完整报告将历数过去30年白宫是如何在越战问题上撒谎的,从杜鲁门(第33任美国总统)到艾森豪威尔(第34任)、肯尼迪(第35任)、约翰逊(第36任)、尼克松(第37任)全都在撒谎,严重误导了国家。

    第二天,《纽约时报》进一步曝光了机密文件,导致美国百姓关于反战的游行示威活动爆发并席卷全国。

    与此同时,联邦法官禁止《纽约时报》再发表越战相关的机密文件,这是美国历史上法院首次禁止报纸出版。

    《华盛顿邮报》肩负起了这份艰巨的重任,总编辑本·布莱德利(汤姆·汉克斯 饰)派下属本·巴格迪肯找到了艾尔斯伯格,见到了整份文件,并带回了报社。

    这份文件有47卷,艾尔斯伯格每次顺一点出来,花了几个月时间才把它复印完。

    法律顾问表示:发表这份文件是重罪,因为联邦法官认为发表它会毁了美国。

    总编辑作出的回应是:不发表它才会毁了美国!

    同事也好言相劝:揭露政府多年的秘密,我们会被判刑,《华盛顿邮报》将不复存在。

    总编辑说道: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政府决定我们该发表什么的世界,我们的《华盛顿邮报》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们有了这份文件,如果我们不发“大家最终会发现表,看起来像什么?我们就输了,这个国家就输了,尼克松赢了。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本身!”

    报社老板(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日日夜夜做了强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也做出了决定。

    这群充满良知的媒体人,冒着被封杀的风险、报社倒闭的风险、被判刑的风险、甚至失去生命的风险,发表了文件。

    之后,最高法院举行了听证会,以裁决发表机密文件的案件。

    就在大家都以为会被判刑的时候,他们却以6:3的投票赢得了官司,宣判无罪。

    因为法院相信,这群人非但没有叛国,反而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拯救了千万个家庭,拯救了一个国家!

    当然,这也要得益于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政府、国会、法院相互制衡,法院的判决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事后,法官对《华盛顿邮报》记者说道:开国元勋们给予媒体自由所必要的保护制度,是为了让媒体在我们的民主政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为统治者服务。

    类似题材的电影还有许多,比如《聚焦》《夜行者》。

    《华盛顿邮报》为了良心,不惜赌上一切与国家为敌。

    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团队为了良心,历尽千辛万苦来还原一个真相,从而揭露教会性侵儿童的黑幕。

    《夜行者》中的记者为了更血腥、更劲爆、更吸引眼球的新闻场面,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澎湃新闻》记者王乐为了博人眼球,将一名少女再次推入黑暗深渊……

    这一切源于2008年10月3日,年仅14岁的汤兰兰向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警方写了一封举报信,称其从7岁开始被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村主任、乡邻等十余人强奸、轮奸,前后已有7年。

    当月底,3天内村里16人被抓。4年后,包括其父母在内的11人获刑,罪涉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还被判强迫卖淫罪。

    司法人员花了4年时间调查取证、抓获嫌犯,整个案件已经盖棺定论,汤兰兰也终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王乐不去采访犯人有没有犯罪,不去调查警方有没有逼供,不去怀疑法院有没有行贿,反而把错误归结给了最不可能的人——受害者。

    她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私自给汤兰兰定了罪,给受害者造成了二次伤害。

    她在文中写道:

    14岁那年,正在读初一的汤兰兰(化名)把全家人送进了监狱。
    涉案家属们仍在申诉,他们等待着汤兰兰的出现。
    而汤玉(汤兰兰)去哪了呢?

    短短三句话,就让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在她看来,汤兰兰诬陷了全家人,然后就人间蒸发了。

    因此,她呼吁网友“寻找汤兰兰”,甚至在文章最后贴上汤兰兰的户籍信息。

    她本就是受害者,想要隐姓埋名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你凭什么呼吁网友去寻找她?

    要是记者可以随意曝光受害者的信息,以后还有谁敢说出自己的受害经历?

    这个花了10年时间好不容易从地狱边界爬出来、重获新生的女孩,记者几句话的工夫就把她打回原形。

    正如网友所说:你考虑过汤兰兰的感受吗?

    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汤兰兰的确是受害者,当年被抓获的人都是罪有应得。

    根据五大连池市政委对案情的回应,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信息:

    1.公安局查清全部违法犯罪事实,将涉案人员全部抓获。

    2.二审依法维持原判。

    3.汤兰兰的母亲相互串联罪犯,企图翻案。

    4.两名罪犯出狱后因嫖娼再次被抓。

    5.某些媒体断章取义,混淆视听,不实炒作。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警方、法院4年时间的调查结果,难道还没有你随手写的一篇文章严谨?

    你身为一名记者,就因为你觉得“不合情理”,就判定别人被伤害7年的事实是假的?

    我们总是在说“不信谣,不传谣”,但普通网民根本不知道哪些是谣言,哪些不是谣言。

    真正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的其实并不是大众网民,而是媒体人。

    如果他们说假话,谣言就会多一点;如果他们说真话,谣言就会少一点。

    这个世界有没有谣言都掌握在媒体人手中。

    记者、公众人物说的话,会影响无数人的思想。

    美国政府欺骗百姓,结果误导了亿万百姓;《华盛顿邮报》发表机密文件,结果其它报社纷纷紧跟步伐发表了。

    《澎湃新闻》一篇小小的文章,结果让一群网友失去判断,因为一篇“并不权威、没有验证真实性”的文章,去怀疑“四年调查、两次审判最终板上钉钉”的案件的真实性,开始寻找疑点。

    其实这些哪是疑点,这本来就是记者有一部分写出来了,有些部分故意没写出来。

    甚至,还让其它媒体也被真相蒙蔽双眼。

    《新京报》起了一个《被全家“性侵”的女孩,不能就这么“失联”着》的毁三观标题。

    不失联难道等罪犯来报复?

    《凤凰新闻》更是产生了奇葩逻辑:你都没有精神失常,你好意思说自己被性侵了?

    网友的错误言论、媒体的错误报道,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一篇新闻。那篇新闻就是万恶之源。

    尽管五大连池市政法委辟谣,但受害者受到伤害、网友被误导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了。

    现在媒体人的从业门槛太低了,你随便编造一篇新闻,他们就可能跟风写一篇类似的。而且,假新闻一遍遍重复后也会慢慢会被人们当真。

    2016年1月4日,多家媒体发布“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的假新闻;

    3月15日,“北大才女回乡创业,放弃白领选择送快递”的不实消息传遍了全国;

    10月6日,刷爆微博、朋友圈的“这家公司每天早上女员工排队,老板依次接吻”帖子也被证实并不属实……

    再小的错误,乘13亿就是大错特错;再小的谎言,乘13亿就是弥天大谎。

    司法人员调查取证、抓获嫌犯需要4年,汤兰兰开始新的生活需要10年,而毁掉这一切只需要一瞬间。

    《澎湃新闻》记者选择性忽略了如山铁证,而是去钻牛角尖,去凭空臆想那最不可能的一个情况,然后公然发表于网络,从而误导千万网友;《新京报》《凤凰新闻》毫无主见,跟风发表谣言,使得谣言变得更多,导致部分网友看多了就会信以为真。

    而《华盛顿邮报》中,艾尔斯伯格的做法,是去越南战场实地考察,并且拿到了国家机密文件,这个时候他才敢去呼吁大家反战。

    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真相,尤其是媒体人,就需要在发表看法先去寻找证据。

    因此,媒体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良知,还需要善良、公正、客观、责任,保证自己发表的新闻真实、可信、中立、全面。

    我想起了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对记者的认识,这段话很长,我节取其中的一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到全文:

    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
    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针砭时弊、揭露黑暗、鞭挞邪恶、为民请命,担起社会良心的重责。
    是卑鄙还是崇高,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
    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

     2 ) 《华盛顿邮报》背后的真实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注:本文首发于OPEN开腔

    当斯皮尔伯格宣布要与汤姆·汉克斯、梅丽尔·斯特里普一起合作一部有关“五角大楼文件”的电影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们的身上。没错,作为好莱坞首屈一指的导演,具有“美国良心”的男演员,以及有可能是好莱坞历史上演技最为出色的女演员,这样一部影片从宣布立项开始,便立即成为了理所应当的颁奖季头号种子。

    众所周知,“五角大楼文件”的泄密所引发的对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讨论,以及最终的“纽约时报诉合众国案”对于媒体角色的重新定义,更在“假新闻”的指责满天飞、白宫与媒体关系焦灼的当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当斯皮尔伯格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这部影片,最终揭开幕布时,我们才发现,这部影片果然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出现在影片中心的并不是在“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中扮演核心角色的《纽约时报》,而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其后的发展才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这部影片要将故事的重点放在这家“跟风而进”的媒体上。原来在“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的同时,《华盛顿邮报》正在准备上市。于是除了报道这样一个敏感新闻所带来的政治压力之外,《华盛顿邮报》更面临着资本的压力。这两方面的压力,让《华盛顿邮报》完美的成为了那些陷入困境的媒体的代表,为这样一部显然的“第四权”颂歌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此时《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也正好是一位女性:凯萨琳·格雷厄姆。凯瑟琳的父亲,著名金融家尤金·迈耶在1933年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凯瑟琳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则在1946年接管。然而在1963年菲利普饮弹自尽后,时年46岁的凯瑟琳不得不接下了这个重担,成为了当时仅有的女性发行人。而在《华盛顿邮报》成功上市后,凯瑟琳则成为了仅有的《财富》500强企业的CEO。1987年,正是在凯瑟琳对蒋经国的专访中,蒋经国宣布台湾解严。可以说,凯瑟琳对于《华盛顿邮报》的影响是巨大的。影片中,凯瑟琳除了面对白宫的政治压力与投资方的资本压力,更要面对来当时社会对女性职人的潜在压力。因此,无论是当下如火如荼的“#metoo运动”,抑或是在2016年几乎成功打破美国最高政治权力“玻璃天花板”的希拉里·克林顿,将凯瑟琳·格拉厄姆作为影片主角来塑造,无疑是最“适时”的。

    正是因为如上的种种原因,哪怕最早挖掘“五角大楼文件”的是《纽约时报》,哪怕《纽约时报》凭借对“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获得了1972年普利策优异公众服务奖,哪怕最终打到美国最高法院的案件名就叫“纽约时报诉合众国案”(New York Times Co. v. United States),这部影片仍然要以《华盛顿邮报》作为片名,把影片重点放在《华盛顿邮报》对“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上。这也难怪遭来了《纽约时报》编辑和记者们的不满。当年参与报道的詹姆斯·格林斯菲尔德(James Greensfield)就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称影片内容“不可思议”,更认为是“偷窃”。而当时《纽约时报》的法律顾问詹姆斯·古德尔(James Goodale)同样使用了“偷窃”来形容这部影片。当年《纽约时报》的华盛顿分部的主管马克斯·弗兰克尔(Max Frankel)认为这是一部“愚蠢”的作品[1]。

    如果说影片将重点放在了“五角大楼文件”泄密的重点放在了历史上的次要角色,仅仅只是视角的不同,那么影片对于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塑造,则更加值得商榷。在影片里,尼克松总统扮演的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能更典型的阴谋家的角色。观众从头到尾都见不到他的正脸,只能远远的从白宫外,透过窗户,看到他背影,并听着他是如何下达指令,对参与报道“五角大楼文件”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进行打压。如此刻画尼克松总统,几乎无法让任何人对他产生哪怕一丝的同理心。

    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尼克松总统,最初对于“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的态度,实际上是默许的。因为“五角大楼文件”中的内容,是对肯尼迪政府以及约翰逊政府在越南战争中的所作所为的调查,涉及时间完全在尼克松上台之前。这个文件的公布,正好能够展示这两任民主党政府在越战中种种灾难性的错误以及对美国人民撒下的谎言。对于在竞选期间就承诺结束越战,上任后实施以越南军队代替美国军队的所谓“越南化”政策,并且已经着手开始与北越和谈的尼克松来说,“五角大楼文件”的公布,并不会损害他个人的政治利益。然而,时任国务卿基辛格却认为,无论“五角大楼文件”内容是关于什么,如此级别的泄密,会严重打击美国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更会让美国的盟友对美国的可靠度降低信心。最终,基辛格成功说服了尼克松。于是,才有了影片中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发放的禁令,以及最终的官司。事实上,停止越战的《巴黎和平协议》正是在尼克松任内的1973年签署。可以说,是尼克松结束了越战。

    除此之外,在影片前半部,汉克斯饰演的《华盛顿邮报》总编本·布拉德利费劲脑汁想找人要一张尼克松女儿的结婚照,因为《华盛顿邮报》没有被允许报道。这件事纯属虚构。《华盛顿邮报》也没有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在“五角大楼文件”报道后被拒绝进入白宫进行报道,尽管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后的确有类似的举措。

    对于影片的编剧以及斯皮尔伯格来说,将尼克松总统塑造成带有刻板印象的坏蛋,实在是太具诱惑性了。作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任内辞职的总统,要想去抹黑他实在是太容易了。任内的“水门事件”几乎摧毁了一代美国人对政府的信任,时至今日,美国的民众依旧不肯轻易信赖政府。而关于《华盛顿邮报》调查“水门事件”的《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更是成为了描写媒体影片的范例,早先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Spotlight)与这部影片都从中偷师不少。这部影片甚至像漫威电影宇宙一般,加入“水门事件”的“结尾彩蛋”,仿佛它就是《总统班底》的官方前传。因此,让尼克松来当这部影片的反派,本就是历史传统。

    更加具有诱惑性的,则来自影片背后创作团队的政治用心。自从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以来,不少人便开始将他与尼克松类比。尽管两人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内政外交,都大相径庭:尼克松是知名的自然保护运动的支持者,任内通过了一系列的环保规范法令;特朗普则显然对环保没什么兴趣,不仅带领美国退出了旨在遏制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更是在短短一年内就推翻了奥巴马时代的各种环保政策;尼克松任内缓解了与中国、苏联关系,特朗普则在外交上异常强硬。但对于特朗普的反对者来说,特朗普的“通俄门”指控,无疑与尼克松试图以非法手段为自己赢得1972年总统大选的“水门事件”可以相提并论。而尼克松遭到国会弹劾,最终不得不辞职的下场,更是特朗普的反对者们所乐见的。对于本片来说,尼克松对于媒体的打压更是与当下特朗普对主流媒体的敌意相映照。

    除此之外,影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但是又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当凯瑟琳·格拉厄姆与总编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在决定是否刊发新闻时,两人都意识到了他们在之前肯尼迪与约翰逊时代的失职:当年,他们一直与肯尼迪、约翰逊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时常出入白宫举办的派对,这导致了他们把手握权柄的总统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而非监察对象。事实上,正是在“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之后,美国媒体才真正与政府形成了某种对立般的关系,媒体作为“第四权”的角色越来越突显。然而当年他们与肯尼迪、约翰逊那般的“蜜月关系”,真的就一去不复返了吗?

    在当下白宫与主流媒体的尖锐对立下,不少保守派人士也开始指责媒体对于特朗普与奥巴马的区别对待。《大西洋月刊》早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就以“为什么媒体对待奥巴马如此温和?”为题[2]。CNN主播Jack Tapper在接受《滚石》杂志的采访中也承认因为媒体更加支持的态度让奥巴马有时不用为自己说的假话负责[3]。那么奥巴马政府对记者也是如此的配合吗?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奥巴马的8年任期内,奥巴马政府使用《间谍法》对检举者(whistleblower)的起诉多达9起,比他所有的前任加起来还多;奥巴马政府还动用司法部与FBI对特定记者进行窃听,并使用传票迫使这些记者交代自己的线人信息。该文引用前《华盛顿邮报》的高级编辑伦纳德·唐尼(Leonard Downie)的话称奥巴马政府对于政府泄密的打击以及对于信息的掌控是“自尼克松政府以来最严厉的”[4]。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刊发于2016年12月30日,此时的奥巴马即将离任。

    无疑,年轻而富有活力,且持有进步主义观点的奥巴马显然更容易获得媒体的喜爱,而与白宫良好的关系更能帮助媒体获得许多甜头。也许,面对如今“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媒体们也正如影片中的布拉德利与格拉厄姆一样,意识到了媒体不该与政府做朋友,而应当对政府问责。

    综合来看,《华盛顿邮报》这部影片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许正是因为本片对当下政治如此不加掩饰的批评,才让这部云集了斯皮尔伯格、汉克斯、斯特里普,以及一众当下电视剧的熟脸们,外加斯皮尔伯格自带的金牌幕后团队,在刚刚落幕的第90届奥斯卡上遭冷遇,空手而归。而今年奥斯卡登顶的《水形物语》,虽然讲的也是各种弱势群体团结一心战胜邪恶这样一个显然对当下有所指的故事,但它童话般的浪漫基调,显然比急不可耐的《华盛顿邮报》更加符合好莱坞造梦的本质。

    注释:

    [1]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Hell hath no fury like The New YorkTimes scorned by Hollywood //www.cjr.org/the_feature/tom-hanks-meryl-streep-new-york-times-washington-post.php

    [2]The Atlantic: Why Does the Media Go Easy on Barack Obama? //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3/02/why-does-the-media-go-easy-on-barack-obama/272807/

    [3]Rolling Stone: The Last Word: Jake Tapper on Trump, 'SNL' and Old-School Rap //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features/cnn-anchor-jake-tapper-trump-snl-old-school-rap-the-last-word-w496978

    [4]New York Times: If Donald Trump Targets Journalists, Thank Obama //www.nytimes.com/2016/12/30/opinion/sunday/if-donald-trump-targets-journalists-thank-obama.html

     3 ) 没有硝烟的战场,毫不虚伪的正直

    今年奥斯卡好几部电影都有着不同角度的优秀,而有一部电影最为沉稳,却也是唯一让我热泪盈眶的。

    稳到什么程度呢?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三人合在一起,8座奥斯卡小金人,43次奥斯卡提名,都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了。哪怕是对电影不怎么熟悉的人,也都耳闻过这几个名字。

    为什么热泪盈眶?这部电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什么是毫不虚伪的正派。

    顾名思义,讲的是华盛顿邮报的故事。但不是流水账的发家史,而是聚焦于1971年的五角大楼泄密事件。对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进行一定了解,会对理解这部电影大有帮助。

    1967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电影开头坐在飞机上的那位部长)启动了一个项目,内容是对1945年-1967年美国政府对越南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希望留下一份“越南战争的百科全书”。整个项目保密进行,甚至没有通知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4000多页的报告于1969年完成,其中两个副本被送到了美国政府的智库,也就是在很多朋友圈谣言中出现过的兰德公司。1971年,兰德公司的雇员丹尼尔·艾尔斯伯格(电影开头在越南战场打字,后来在飞机上和国防部长对话的那位)把这份报告泄露给了纽约时报。这份报告有什么爆炸性内容呢?它主要是揭示了20多年来美国历任政府基于一种不理智的担忧(越南导向苏联会导致整个东南亚导向苏联),对越军事行动不断升级,乃至发展到为了掩盖之前的决策错误,系统性地欺瞒公众和国会,明知越战打不赢,却不断让美国军人去送死。

    华盛顿邮报当时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地区性家族企业,掌门人是一位女性凯瑟琳·格雷厄姆(梅里尔·斯特里普)。那是女人只能在茶会里闲聊八卦,男人们谈起政治就要离桌的年代,掌门人的位置原是由她父亲传给女婿的,孰料丈夫竟然自杀,凯瑟琳才挑起了这个大梁。因为经营状况不佳,华盛顿邮报决定部分上市融资。在这个关头,竞争对手纽约时报开始刊发爆炸性的内容后,尼克松政府基于国家安全理由通过法庭发出了临时禁止令,纽约时报被暂时禁言。华盛顿邮报的主编本·布拉德利(汤姆·汉克斯)为首的记者们,通过一番努力,也从泄密者丹尼尔手上拿到了这份报告。

    这时候矛盾和争议就来了。如果坚持刊发泄密内容,华盛顿邮报定然会吃来自白宫的官司,而官司会让上市在即的邮报吓跑投资者而有破产之虞;而且由于反间谍法,掌门人和主编甚至有进监狱的危险。邮报的律师们都基于风险坚决反对刊发,而编辑记者们都基于职业良知坚定支持刊发。夹在中间的,是那位新上任的,却已年届中年的女掌门人凯瑟琳。

    冷冰冰的背景终于讲完了,来讲讲热泪盈眶吧。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虽然复杂,但在影片所聚焦的华盛顿邮报这一头,其实剧情很短也很直接:冒着吃官司、破产、进监狱的风险,发,还是不发?我们都知道最后他们是发了,我们也都知道在今天的美国,媒体自由已经是一个吵烂了的话题。但这部电影的沉稳,把现实中的聒噪全然隔离。没有举着标语面红耳赤的示威,也没有激情燃烧振臂高呼的演讲。那一通多方电话,分析股价,分析后果,分析法律风险,虽针锋相对,却都坦诚相待。并没有对纽约时报被禁言而幸灾乐祸,而是把竞争对手和自己视为一体,关乎出版业的生死存亡。这一切都让我们相信,他们顶着进监狱的风险,并不是要不顾一切一搏成名;他们要坚决刊发,不是为了呼喊政治正确的口号。这是出于一种绝对的做人的良知。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重心是女性。女掌门人凯瑟琳,身为富家大小姐,她40多年从没工作过,遑论担负起什么重大的责任。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她虽然身居高位,但周围的男人其实并没有太把她放在眼里,更重要的是,她也没有这个自信。比如在关于上市的投行会议上,她事先准备了许久的说辞,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主编作为下属多次不期而访,交谈间多有内行人的自得与傲慢。梅丽尔·斯特里普常演一些霸气坚强的角色,比如《穿普拉达的恶魔》里的时尚女魔头。在《华盛顿邮报》里,我们恰能看到许多时尚女魔头脆弱时的样子。她秉性温和,她犹豫不决,但她下定决心之后,不用大声喊叫就证明了,她是整部电影里最坚强的人。在胜利之后,从最高法院出来,纽约时报的男人们得到了所有聚光灯,而凯瑟琳则默默地从侧门而出,迎接她的是一群被激励的女性崇敬的目光。

    有一个近乎隐形的角色,那就是主编的妻子,一个温文贤惠的主妇,在男人们整理资料赶稿热火朝天时,她默默地端着一盘三明治服侍其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然而在私下和丈夫的谈话里,却道出了机敏的主编丈夫都忽略的事实:她(凯瑟琳)真勇敢。主编丈夫不服气说难道我不勇敢?妻子一语中的“你丢了这工作再找一个便是,她一直被人质疑不够出色而视为空气,而这次做出这个可能让她失去一生的财产信誉的决定,那才是真的勇敢。”

    当排版的铅字一个个尘埃落定,印刷的报纸鱼贯而出,当一家家报纸都受其感召,竞相报道反抗政府时,一切尽在不言中。没有硝烟,却仿佛是全人类的胜利。作为中国人,我们心里更是一番别样滋味,怎能不热泪盈眶?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4 ) 九座小金人联手!告诉你什么是媒体良知

    有人将《华盛顿邮报》的三大主创称为“黄金圣斗士”,斯皮尔伯格+梅姨+汤姆·汉克斯,简直就是“九座小金人的强强联手”。作为年度最重磅的美式主旋律,在有的影迷眼里,或许只不过是奥斯卡榜单中的一笔;但对于另外一些影迷或者媒体人而言,它的意义不止于此。

    友情提醒:本文涉及剧透,请大家谨慎阅读。

    作者| 易青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当报业的黄金岁月风流云散,铅印的新闻纸页零落成泥,曾经满载的新闻自由理念,是否依旧光采熠熠,镌刻人心?

    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垂垂老矣,其新作《华盛顿邮报》围绕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五角大楼泄密事件”展开,试图揭露那群媒体人的生态,探讨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透示着一股惶惑之感。

    电影强大的主创阵容,成为十足的看点。男主角凯·布莱德利由影帝汤姆·汉克斯出演,这也是在电影《间谍之桥》后,他与斯皮尔伯格的再度合作。布莱德利身为《华盛顿邮报》报社总编辑,性格严苛刚毅,极力与同行竞争,还志在将越战机密文件公之于众。

    女主角凯瑟琳·格雷厄姆由“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在丈夫离世后接管报社,出任董事会总裁及发行人,欲壮大家族报业,将与清一色的男同事协商、斡旋。此外还有老戏骨布鲁斯·格林伍德加盟,出演名噪一时的国防部长。

    现如今,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在即,届时《华盛顿邮报》将与《敦刻尔克》《三块广告牌》等争先角逐。而“梅姨”也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如若问鼎的话,将是传奇性的三封影后。汤姆·汉克斯虽然没提名让,在最佳男主角提名中也有着极大竞争力。

    序幕,丹尼尔·艾尔斯伯格从枪林弹雨的越南战场归来,多次往返兰德公司,翻阅文件,为下文泄密发生埋下伏笔。此时导演为做简约的史实背景,故穿插一段段影像资料,涉及四届美国总统对民众的系统性撒谎。电影的叙事结构则有如机械般细密精巧。

    而《招股书》有关投资人可撤股条约,被报社董事会主席兼发行人格雷厄姆首先提及,要紧事项引在前头,日后果真变为格雷厄姆发行新闻的后顾之忧。编辑部人员意在报道总统尼克松女儿大婚,不料撞上《纽约时报》曝光局部越战机密文件,以至于成为社会舆论焦点。

    导演安排两条线索并行,有分有合,一条线索叙述董事会商酌公司上市事宜,另外一条线索铺叙编辑部对新闻事件的采写。两条明线初次是如何自然合拢?

    当成功上市消息传到编辑部,人人为之欢庆之余,实习生则将线人艾尔斯伯格的联系卡片悄然交给记者本·巴格迪肯,推动主要情节的平稳发展。此后事态发酵,两条线索逐渐演变,一为报社管理层对新闻内容的尺度把控,二为编辑部对越战真相的挖掘,总编辑布莱德利与格雷厄姆成为事件旋涡的中心人物。

    编辑部将得以获取大量机密文件之际,又碰到发行人这个关卡。布莱德利与之磋谈,形成重大的矛盾冲突点。格雷厄姆出于保全报社考虑,《纽约时报》殷鉴在前,审慎为宜。

    而布莱德利则以为国防部长政客都是她的座上宾,惮于情面,不能结怨。前面剧情也有关锁照应之处,当布莱德利试图说服格雷厄姆向国防部长索取文件,就被直言拒绝。面对政治掣肘、法律禁令的联合清剿,刚刚上市《邮报》一着不慎,将有倾覆之虞。二人所做的突围之举,有如冒险。

    布莱德利和格雷厄姆有对抗、磨合、妥协之处。前者体现的是理想性,后者体现的则是社会性。不同于前者纯粹地追寻媒体人的责任与道德操守,将新闻自由与公众知情权都置于第一位;格雷厄姆一直是处在两难境地,源于社会认知、内心的深彻与复杂促使着她与尼克松政府做出生死博弈。导演赋予格雷厄姆的一种政治觉醒与女性权益,与美国七十年代女权运动浪潮有所呼应。

    尾声,官司打赢,事态复归平静,导演并未寂然打住,有如宕开水纹,反对“水门事件”轻轻描上一笔。漆黑一片的大厦里,保安骤然发现不速之客闯入偷盗的痕迹。

    历史上,正是由于《邮报》记者偶然认识“深喉”,报道“水门事件”始末,掀起舆论哗然,尼克松总统最终在1974年被迫辞职。这表现了电影疏密有致的叙事节奏。

    电影的成熟工整之处,尚不止于此。纵观斯皮尔伯格老到的镜头调度,简直信手拈来。飞机上,艾尔斯伯格与国防部长、科莫将军的简短交谈,巧妙的三角站位,揭示紧张、分化关系。律师克拉克之于布莱德利,有如国防部长之于格雷厄姆,都在一段激烈对话中有俯仰角度的安排,强势弱势立现,导演很会在上面做戏。

    四人互通电话则是电影高潮所在。多人视角的凌厉剪辑,镜头的空灵旋转与俯拍,再配以水平镜头的缓慢推进,阴冷黯然的灯光打过来,格雷厄姆的眸中噙满泪水,神情犹疑、激亢、渐渐坚定,强大演技得以爆发。

    其实整部电影的打光和色调都趋于一致,晦暗、昏黄、阴幽,结合多处室内的密闭布景,传达着一股紧张、凝重的呼吸感与律动。

    而“五角大楼泄密事件”仿佛一面棱镜,折射的是新闻自由和联邦政府安全之间的矛盾。值得深思的是,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裁定政府败诉,其关于报社刊登文件的禁令无效。

    美国高院的判决正是基于三权分立制度的表现,三权分立的架构之下,法院和政府之间存在制衡关系。总统权力是受控的,只能敛手坐观《时报》、《邮报》的新闻披露,搅动社会反战游行风波。

    影片《华盛顿邮报》几乎处于一股冷峻的压抑之中,潜藏的热情在结尾处有如火山喷涌,堪为一部出彩的社会写实电影。它并未着眼于捋清机密文件的泄露始末,而是试图探讨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实际关系,与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意义。

    时移世易,新闻自由何止让美国总统一度头疼,它也是我们的死穴。只有看到国内近年来的调查记者稀零,媒体面对重大新闻失声、公信力丧失的真实现状,才能深深理解剧中这群人物行为的伟大,值得为之致敬。这部电影犹值得媒体人的观看与思量。

    作者| 易青;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投稿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5 ) 《华盛顿邮报》中对新闻自由进行了哪些探讨?

    “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not the governors”

     6 ) 他们以后都会赢,因为我们害怕了

    随着每天整块的时间越来越少,能一口气看完一部电影的机会也就难上加难,今天终于爽了一部电影。《华盛顿邮报》,喜欢!炒鸡喜欢! 虽然我希望它能得奥斯卡,更希望能引进中国(我忘了到底引进没有)。虽然我也知道它基本不可能得奖(斯皮尔伯格没提名导演)。但是,很喜欢!!!

    斯皮尔伯格还是以一部冲奥片一部商业片的进度活跃在每一年的视线中。有人说他的电影越来越没有风格,我倒是觉得,是因为大量的人在沿用学习他开创的电影风格和叙事手法,从而显得他日益平淡。看过《邮报》你会明白,大佬还是那个大佬!就像汪峰评价结实姐,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标准,什么是“好”,这就是! 叙事紧凑到一开始的前十五分钟非常容易跟不上节奏,一旦你紧跟上思路会马上进入状态,跟着汉克斯让人毫无抵抗力的嗓音和低头就有的双下巴一起颤动起你的心脏。 影帝影后的细微举止,表情,就会带着我理所当然的跟着他们的情绪。梅姨不小心碰倒的椅子,汉克斯每一次闯进家门后的状态,拿到关键文件的眼神(包括借助前半部分对梅姨俯视的拍摄),都将人物的性格散播出来,都贯穿着不断叠起厚度的情绪,并在最后溢出。

    不仅仅影帝影后出色,每一个配角都在群戏中让整个环境气氛都刚刚好。一个印象深刻的绝佳情节,也是高潮前重要的地方。本拿到文件后将重要成员聚集家中整理文件,镜头的连贯和在人群中的穿梭,每一个演员的表现都被不刻意的捕捉(甚至拿柠檬水的可爱小姑娘)。以及后面几方重要势力在分机电话中劝说梅姨的时候,对每个人的镜头剪切,在汉克斯身边环绕的一周,在梅姨头顶的拍摄。只能说,如果你注意到会惊喜,没注意到会看的很享受。

    看到最后,在法官判决意见出现的时候会莫名戳中激动亢奋的心和一丢丢莫名的泪点。布莱克法官这样说:“开国元勋们给予媒体自由所必要的保护措施,为了让媒体在我们民主体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非统治者。”

    或许有些时候民意是洪水猛兽,理性的选择不该被民意绑架,就像法国大革命的悲惨。但真相到达人民之前,媒体是唯一途径。如果想要理性的管理民意,而阻止了媒体对人民报道真相(甚至权利干预法律),水门事件后的尼克松会笑笑对你说,一层层的隐瞒迟早会一层层的撕开,直到什么都不剩。

    我们的媒体人们,我们愿意传播真相的人们,如果我们闭嘴一次,也许就是最后一次,他们以后都会赢,因为我们怕了。

     7 ) 为什么我觉得Kay是一个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女权代表

    抛却新闻自由新闻伦理这样一个久经挖掘的主题,对我而言《The Post》真正的新意在于它所塑造的一个常见的却不常以这样的展示角度出现在影视作品的女性形象,一个极具代表性,具有矫正作用的女权范式——Kay

    影片开头,Kay磕磕绊绊的演练着与银行家周旋的说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她是不善言辞的,不通商业的,甚至毫无野心和谈判气场的,颠覆了我臆测中职场女魔头的形象。但随着影片的推进,我越发认为有些笨拙的老阿姨Kay比雷厉风行的职场女强人更具有人像塑造的意义,因为Kay的成长空间,契合了这个男权语境下多数女性面临的尴尬。

    女权运动不是平地崛起,而是在多数要位由男性手握权柄的先决条件下寻求平衡。影片对于男权的表现十分坦率,聚餐时,当男性们开始讨论政治,太太们走下餐桌讨论时尚与文学,也有董事会成员直接对Kay表露出对她女性管理者身份的不信任,甚至是Kay本人,也从不觉得管理者的位置是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应得的,Kay不会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因为她是男权中的受益的安逸女性的代表,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她精明能干的丈夫Phil离世,才将她生生的从被保护的上层阶级“太太comfort zone”里拖向职场。所以Kay最终做出的决定,体现的不仅是女性的勇敢,而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下未经社会锤炼的柔弱女性的勇敢,而我相信这比从一开始就在职场上与男性分庭抗礼的女性的勇敢更具有现实意义。

     短评

    与其说在新闻自由主题里嵌入女权诉求,不如说是借职场语境的女性主义实现了更具层次的“《聚焦》精神”表达。历史性背景也强化了媒体与体制之间的辩证关系。炉火纯青的镜语与自然饱满的意识输出都和众妖艳贱货划清界限,艺术附庸政治的大氛围下,斯导总能用这样的作品站出来纠正你们:是政治需要艺术。

    2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斯特里普在电话的这端通过一系列微妙的表情与眼神对Graham夫人内心转变的诠释,是今年银幕上最具有魔力的表演,梅姨在这部侧重女性角色的强有力戏剧中的表演是无可置疑的成就,而斯皮尔格匠气的技艺作为有效的载体对这部节奏紧凑的电影创作团队中各部门的才能有着最大化的呈现。

    4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I heard folks down at the NYT are really annoyed by this movie

    9分钟前
    • 粉色林宝
    • 推荐

    怀疑编剧在Trump当选之夜就已经动笔了,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地弄一个既讲新闻自由,又插入赞扬强大女性的电影呢?虽然一切都像套公式一样眼熟,政治目的也非常明显,但实在是非常佩服自由派依靠电影煽动情绪的能力,准确踩点毫不马虎,就算不了解当时事件也完全不影响被感动。就是NYT略躺枪了…

    1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辨识这个片子优点在于做两次区分,第一次,区分“绝对”伦理价值和政治正确(主旋律),这是两回事;第二次,同样是对历史的虚构和夸张,区分为什么斯皮尔伯格这部是睿智且高明的,而韩国《出租车》则庸俗走向另一种恶。大多数人会混淆这两点,而这也就是本片为之不易的厉害所在。

    17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梅姨确定刑事责任只有她和发行人以后,转身面对一屋子的男人插着手声音颤抖的说my decision stands的时候;她走出法庭被身边的女性簇拥着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我觉得有必要一定程度下,让公众知情,让媒体自由。看完这部回顾美国曾经的伟大的电影,有必要以审视的态度看看自己的国家。

    18分钟前
    • 李阿斗
    • 力荐

    教科书级别的史匹堡演员调度课,看得太爽了。几次运镜,几场室内戏,那个多人电话戏... 简直了。不过还是有些踩错点或用力过猛的瑕疵,比如法院偶遇对手女助理的戏或者最后走出法院穿过一群嬉皮女性的镜头。

    2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作为一个媒体人 真的是 热泪盈眶。

    25分钟前
    • Jus
    • 力荐

    无聊至极。斯皮尔伯格真是我的 arch enemy,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厌恶的。看着汤姆汉克斯和梅姨 pretentious 的表演,那副真相在手,我们有义务向公众告知真相,并由真相激发公众道德责任的精英感,令人作呕。以及 The Post 和 The Times 的犹太高层左倾行为,像极了一战后期的德国,搞得我都 anti-semitic

    27分钟前
    • S/Z
    • 较差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每个媒体人和新闻学子必须要看又千万别看的电影。“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法让总统一人独大,独掌国家,我想不通总统竟然将揭露真相与叛国划等号,这给我一种感觉:破坏某个执政政府或某个个人声誉是在叛国。这等于是说,我就是国家。”

    2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捍衛新聞自由對Bradlee來說是理想是信仰,所以自始至終堅定熱忱,而Graham夫人態度的轉變讓我們看到了背後還有無數的權衡及各种力量的博弈.電影的魅力讓從事新聞工作變得令人無比神往,也感謝了所有那些讓美國精神永葆吸引力的有獨立思辨能力的人PS:法院前梅姨走過一排行注目禮的職場女性那一幕真讓人開心

    31分钟前
    • Iris
    • 力荐

    大失所望:故事立不住,调度混乱,政治说教味太浓。汤姆汉克斯的表演稍显刻意。梅姨的这个角色,成长故事实在编不圆,本以为最后要来一出“国王的演讲”,结果记者都围上去采访纽约时报了——这就很尴尬了。

    33分钟前
    • MuyBien
    • 较差

    年度最佳,语无伦次:致敬70年代再度觉醒的女性主义,致敬守护良知的真正的新闻人,致敬新闻自由,致敬新闻专业主义,致敬报业的黄金年代。致敬这个激荡人心的故事,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34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力荐

    高潮电话戏——镜头旋转推移、多人多视角的蒙太奇剪辑、配乐来得凝重悬疑、密闭空间的布景、灯光故意打得昏暗微弱,再加上台词是最针锋相对的辩论,观众的心已被吊起,这时,镜头对准梅姨的脸开始推进:眼中泪水通透、表情迟疑不定、声音微微颤抖。这强大的感染力,正是斯皮尔伯格标志性的存在。

    39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三位好莱坞的大神联手,大家的状态竟然都很松弛,特别是汤姆·汉克斯,即使他们并没有卯足了劲儿,但你还是不得不惊叹梅姨的表演和老斯的导演功力,群戏的调度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就算故事再套路,你该被燃到的地方还是会燃。老斯太厉害了,那些拿刻意做作当风格的新人导演看了会不会想死?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片子的政治诉求大于艺术追求,但最后还是看得我热泪盈眶,尤其是最后下令印报纸的那一刻。是老套,是形式化,但还是有本事戳中我的内心。媒体人们为了他们的信念,为了公众的利益,不惜一切与政府对抗,新闻自由的理想是不朽的!续集是要接着拍水门事件么?

    45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太四平八稳了,估计学院又不会给好脸色,但确实是“慕尼黑”之后最好的斯皮尔伯格。原本以为会是“聚焦”一样的群戏电影,结果拍得主次分明,帝后之间的飙戏托起了整个主题——捍卫出版自由的最好办法就是出版它!一想到毒瘤又要稳提了就感到好...绝...望...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新闻报道是历史的初稿”。看到最后还是会感动,有点热血。这样的电影跟《聚焦》一样,让人尊重新闻这个行业,有敬意。另外,影片有意插入了一条女性崛起的暗线,应该也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被提名的原因吧。另外,这其实也是个爱国主旋律,让美国人更以他们的国家骄傲。斯皮还是稳的,节奏感紧张感俱佳。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在原属纸媒的传播权力转移至社交网络的后真相时代,仍然宣扬新闻专业主义,在多层意义中对现实中truth进行再定义和再确认,意义大。女性主义的运用,又在保持戏剧性之时避免了对历史的误读和夸大,一贯有的美国意识形态教育所产生的反感也被削弱不少。没错好挑,一切都刚刚好。

    57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拍摄工整的历史题材电影,老导演、老演员均不失水准。可惜欠些新意,事件过程还是多于人物及思想的开掘。

    6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